同煤集团:地层深处的能工巧匠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全面展现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动人风采,2019年12月27日,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联合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走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场交流活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蔡蕴敏作为2019年12月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参加颁奖典礼。

制图:王玥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郑薛飞腾的家乡在福建莆田,1月28日(大年初四)是当地的除夕,晚上六点,他收到了报社的召集信息。

同煤集团:地层深处的能工巧匠

如今终于到货80只,周媛希望它们被充分利用,在一线的保安们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大家。本可以在家休息的他们闲不住,在不添乱的同时加入这场全员战役。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她的压岁钱吗?这是父母给她的支持吗?答案都不是。这160只口罩并不是学校的统一采购,而来自一位普通教职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安全员周媛老师。自疫情发生以来,疫区的情况牵动着她的心。

李则宇2019年在新华医院做志愿者参与疫情监测、排查预警,辅助官方数据的发布,从1月19日开始,2019级硕士生李亚欣就在聊城市卫健委疾控科忙碌起来。在各防控领域,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穿过三重门,治病,医心,送进希望,接出生命。

药品领上来以后,从病房的通道上下进出比穿过清洁区更安全。这些病人实际上是非常孤独无助的,我们必须打通这两扇门,我们每天都会走进门里去,告诉他们我是护士长,这是今天管你们的护士。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这些白纸片都会消失,只留下空着的病床和出院病人脸上的微笑。从两只桔子开始,给患者发物资成了中山医疗队的一项日常工作。

我感觉自己怎么做都是不够的。这些物资,不仅解决了患者的燃眉之急,更让他们知道,医务人员没有忘记他们。

同煤集团:地层深处的能工巧匠

下班后,陈翔冒着风雪走出医院我觉得我现在都不应该接受采访。作为非一线救护人员,院感医生在很多医疗队的人员配置中并不是优先考虑的人选,但在疫情中,他们的角色不可或缺。而在病区污染区和潜在污染区之间传递窗的玻璃上,则出现了一张张特殊的纸条。可这些纸条上,写的是拖鞋、肥皂、洗发水、润肤油、卫生纸等患者需要的生活用品。

中山医院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人民医院的20、22两个病区,共80张床位。除了病区防控,医护人员生活区的管控也是院感医生的工作内容。病人的信息明晰了,将他们按病情轻重分类管理也就有了依据。医院感染管理科,顾名思义,主要工作是对医院里发生的各种感染进行预防和管控,包括患者与患者之间以及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传染。

同时也更多地向患者解释,让他们知道,医生为什么要这样治疗。在他看来,这样做不仅仅是让患者知道自己是谁,更是建立一种信任感。

同煤集团:地层深处的能工巧匠

郑吉莉说,昨天病房里一位警察约她一起唱《我和我的祖国》。有患者皮肤干燥,医生还带去了中山医院自制的尿素脂软膏。

我们必须走进这两扇门,告诉病人,我们和他们一起在战斗晚上9点半,潘文彦刚刚从重症病区出来,回到驻地。当晚,冯国栋在医疗队的群里说:一点点温暖就会给患者带来灿烂。这是中山医院的护士们亲手制作的。除查房外,还要再三确认各项流程、每个细节是否规范,只有规范才会安全。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这些天,有些病床已经空了下来,病床号码下面的那张白纸片随之被取下。

病人听了潘文彦的解释,懂得了原因,便欣然接受。若使用中央空调,一旦有一个人出现疑似症状,整个医疗队都要受影响。

对于在ICU工作了20年的潘文彦来说,这里看到的病人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样,很多病人情绪是崩溃的。每次在病房里见到新病人,冯国栋都要这样自报家门。

在这个病区的一面墙上,标着数字1到53,有些数字下面贴着白纸片,上面写着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22病区护士长郑吉莉说:我们来人民医院后,调整了病床,把轻症病人集中到一处,重症病人集中到另一处。

这里接收的都是重症病人,病人陆续转入,症状缓解后又陆续转出,如何让他们的信息整齐有序?因为病区是临时改造的,隔离区内没有电脑信息系统,20病区护士长潘文彦和伙伴们想出了贴纸条的土办法。医护人员下榻的酒店房间却一律不开空调。三重门后,还有一扇心门潘文彦第一天进入病房时,一位病人正在痛哭。潘文彦带领的是一支年轻的护士队伍,4成以上都是90后,很多人第一次走进隔离病房。

每天,医生、护士会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依次推开这三重门,进入病房。不仅治病、清洁、打扫病房,还会送给他们水果、拖鞋,在病人丧失斗志的时候鼓励他们:坚持,再坚持一下。

这些人的工作也有一定风险,但他们很多人都是临时接到命令过来的,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心里很害怕。逃生通道的门必须封上,另外再新设一个逃生通道,否则很容易感染……千头万绪,都在她的脑子里细细运转着。

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罗哲说:我们的做法是精细化管理,细致地去分析病情和治疗疾病,争取不被疾病牵着鼻子走。在隔离病区,一个小小纰漏所带来的影响是无法预计的。

感染的风险是永远存在的,不管防控工作做得多充分,执行过程还是很难把控。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尊重,自然换来了患者的爱戴。有人说:不是过节才发桔子吗?还有人慨叹: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桔子。疏导是从两个桔子开始。

我告诉她,阿婆,你气比较急,自己下床容易晕倒,而且医生给你治疗用了利尿剂,你会不停下来小便,所以我必须给你插导尿管,这样你才能舒适地躺在床上我们必须走进这两扇门,告诉病人,我们和他们一起在战斗晚上9点半,潘文彦刚刚从重症病区出来,回到驻地。

而在病区污染区和潜在污染区之间传递窗的玻璃上,则出现了一张张特殊的纸条。除了病区防控,医护人员生活区的管控也是院感医生的工作内容。

每个病人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而不是8床、10床这样的代号。由于物资紧缺每天送到医院的防护服质量和标准参差不齐,陈翔都要进行把关陈翔在查看一盏给医护人员衣物消毒的紫外线灯陈翔在帮一名即将进入隔离区工作的护士写名字忙了一天陈翔在吃面包充饥而陈翔和其他院感医生要守护的门,还不仅限于病房。